<
新辣文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寒门状元 > 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
    京城,东长安街,谢迁的小院。

    谢迁正在招待来客,乃是近日京城中活动频繁的杨廷和。

    “……之厚从江南归来,先在南京卸了魏国公职务,又取道中原灾区救灾,没等几日,便动身前往临清州。据说陛下派出赈灾的钦差司礼监掌印张公公都未见到他人,现在张公公还在灾区未回,他却先一步跟随陛下回京,不知作何谋划……”

    杨廷和对沈溪多有意见,看似句句说得公允,但无不是在谢迁面前提及沈溪不守规矩,是在扰乱朝纲。

    谢迁沉默以对,有关沈溪之事,他不想过多评价。

    杨廷和又道:“以临清传回的消息,陛下北上后,加快行进速度,预计五六天后便可抵达京城。”

    “陛下能早些回来,再好不过。”

    谢迁说了一句不痛不痒的话。

    杨廷和觉得谢迁的态度太过平和,这不是其一贯的风格,急忙道:“谢老莫非认为此番陛下归来,不会有问题?”

    谢迁道:“陛下南巡,老夫本就不支持,现在回来,还把之厚一并带回,朝廷稳固,老夫应该觉得有问题吗?”

    谢迁言语间竟表现出几分不耐烦,像是对杨廷和有所排斥。

    杨廷和感受到来自谢迁的压力,不再用咄咄逼人的口吻让谢迁表态,转而聊起民间风闻:“陛下跟沈皇后之间,有诸多传言流于市井,说他们夫妻不和,陛下郁郁不乐,日渐消瘦。”

    “嗯。”

    谢迁点头,“沈皇后年岁太小,入宫太过草率,此番跟随陛下南下巡幸,有稍微不睦可以理解。”

    杨廷和实在忍不住了,警示道:“谢老,现在朝廷要变天了。”

    谢迁有些诧异,问道:“有什么天可变?数年间,朝廷对外用兵连连奏凯,四夷臣服,内阁和六部、寺司衙门人员变动极少,吏治清明,若说今年中原水灾已算是较大的天灾,但之厚到了河南,快刀斩乱麻,目前抗洪救灾工作正有条不紊进行……大明整体上还算国泰民安。”

    杨廷和苦笑:“在下担心的是……陛下对之厚太过宠信,很容易导致朝纲混乱无度,奸佞横行。”

    谢迁摇头道:“介夫,很多成见该放下了……连老夫都能放下的事情,怎么到你身上就不行呢?”

    “唉!”

    杨廷和重重地叹了口气。

    谢迁道:“老夫在朝没几天了,此番陛下回来,老夫就要请求致仕,以后这朝堂就是你们年轻人的,非要让老夫临走都不得安宁吗?”

    杨廷和心想:“若是你临走前能把接班人定下来,同时召集文官集团开会,定下打压沈之厚的策略,也不至于像现在这般朝中人人自危,担心成为陛下清洗的对象。”

    心里如此想,嘴上却不能直言,杨廷和非常清楚谢迁跟沈溪之间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谢迁拿出一封书信来。

    “这是之厚去灾区前给老夫的来信,他在信上说明陛下长久在外不还朝,对大明社稷的危害,请求朝廷调拨银两赈灾,还提出从民间借粮的建议,现在看来,每一条都切中要害,取得不错成效。”

    杨廷和道:“可是……这样做不合规矩。”

    谢迁道:“规矩怎样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解决问题,以前老夫对之厚有诸多成见,现在想来,或许是老夫太过固执……如今朝野都在称颂他的能力,每次他办事,都能顺利完成,就算他是年轻人,论资排辈轮不到他上位,但他还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没有辜负先皇跟当今陛下的信任!”

    谢迁大肆夸赞,为沈溪说话,杨廷和听到耳里,心中非常难受。

    谢迁再道:“所以介夫,老夫是这么想的……老夫退下去后,你辅佐叔厚打理内阁,如此老夫也能放心把朝廷大小事项交托出来,让老夫走得安心。”

    杨廷和一听心中越发懊恼。

    此前谢迁一直没表态内阁由谁来接班,让杨廷和觉得自己有机会,毕竟他背后有张太后的支持。

    但现在谢迁明确表示让他辅佐梁储,意味着下一任内阁首辅是梁储而不是他。

    做不成首辅,那就意味着杨廷和将来没资格跟沈溪正面相斗,首先级别上就差了一截,更别说沈溪还有世袭勋贵的身份。

    杨廷和心中满是失落,但还是强颜欢笑,恭敬地道:“在下明白。”

    谢迁拿出对后辈欣赏的态度,道:“若非叔厚入阁比你早,或许真该让你来继承首辅之位……奈何规矩就是规矩,老夫一辈子都循规守矩,不想临致仕前还改弦易辙……希望你能理解。”

    杨廷和心想:“在沈之厚身上,论资排辈的事就可以跳过,到我和梁叔厚的问题上就需要严格遵守?你老偏心也不是这么个偏心法!”

    谢迁又拿出一份手稿交给杨廷和:“接下来一段时间,内阁的事老夫便交给你们了,李公公那边老夫已打过招呼,他不会多加为难,有悬而未决的大事,等陛下回来后再行商议。之厚到底是能臣。”

    ……

    ……

    谢迁退出朝堂之前,表现出对沈溪的推崇,几乎到了不加掩饰的地步。

    甚至杨廷和在想:“若不知道的,还以为内阁首辅要由沈之厚来接任。这大明纲常,到了沈之厚身上便荡然无存,区别对待也太明显了吧?”

    以前杨廷和对沈溪的成见没那么大,但随着沈溪逐步崛起,对内阁的威胁逐渐提高,如今又跳过内阁管束成为皇帝跟前最受信任之人,于公于私,杨廷和都不服气,觉得沈溪真实能力不过如此,所有一切成绩都源自于前后两任皇帝的宠幸。

    内阁首辅接班人问题上,杨廷和未得到谢迁支持,但他没有放弃,频频在朝中奔走,但凡能见的权贵他都见过,如果皇帝召集朝议讨论继任首辅人选,他将得到诸多老臣、勋贵的举荐和支持。

    但之前他最希望的是通过这种走动赢得民意,从而获取谢迁的提名权,却未料触及谢迁底限,对杨廷和产生了戒备心理。

    杨廷和见过谢迁后,觉得自己现在面临的障碍实在太大,但他丝毫也不含糊,直接回内阁找梁储。

    梁储正在拟定票拟,见到杨廷和不明所以,因为对方已有多日未到阁部应卯。

    梁储对杨廷和没有太多苛求,他在内阁身居次辅,但在翰苑中声望却不及杨廷和,若非早一步入阁,甚至觉得自己本就该给杨廷和打下手,很多他处理不了的事情,比如说遇到疑难奏章,杨廷和基本都能搞定。

    “介夫这两日可是身子骨不适?朝中积压了一些奏疏,你先看看?”

    梁储见杨廷和回来,很是欣慰,毕竟可以多一个人来分担朝事,他也能轻省不少。

    内阁四位大学士,平时谢迁少来,甚至不来,杨廷和最近又一直借故不来,使得所有的差事都压在梁储和靳贵身上,而靳贵资历又浅,很多事情做不了主,使得所有事情都需要梁储费心。

    杨廷和坐下来:“我刚去见过谢老。”

    “哦?”

    梁储亲自端了一杯茶过来,放到杨廷和面前,道,“谢老有何嘱咐?”

    杨廷和目光如炬,望着梁储道:“谢老让我以后好好辅助你,打理好内阁之事。”

    虽然语气平静,但话语中明显带着浓浓的妒忌。

    连梁储都能听出对方言语中的不满,就像是原本属于杨廷和的东西被梁储夺走。

    梁储并不想评价谁来继任内阁首辅之事,因为在他看来,规矩始终是规矩,他梁储就是入阁比杨廷和早,若是想他让贤,除非是就此退出朝堂,而梁储自认为身康体健,尚能为朝廷效命几年。

    梁储道:“谢老春秋鼎盛,实在不该轻言离开朝堂,朝堂需要他这样的能臣辅佐。”

    杨廷和道:“叔厚,你真如此看?”

    被杨廷和如此质问,梁储面子稍微有些挂不住,道:“介夫,很多事还是冷静下来处理为妥。”

    梁储把杨廷和当朋友,不想因此而跟杨廷和交恶。

    以后同殿为臣,需要互相扶持,至少梁储不认为要跟杨廷和产生对立,这对朝堂的稳定不利。

    杨廷和显得很愤慨:“令我不能心平气和的,是谢老对之厚前后态度的不一……之厚太过年轻气盛,所做之事皆肆意妄为,今日或许他取得一些成绩,令边疆稳定,四海称颂,甚至朝中上下也受其蒙蔽,但长久来说,如此一个年轻气盛的重臣,再有一个整日只知吃喝玩乐的帝王,将把大明带进何方?”

    “啪!”

    梁储突然一拍桌子,厉声喝斥道:“介夫,你这话就过了!这是作为臣子应该说的话吗?”

    杨廷和苦笑道:“或许在叔厚看来,之厚所为之事都是对的,但在我看来,这是大错特错,或许我不该留在朝廷。近日我会跟谢老一起上奏请辞,回乡颐养天年。”

    说完,杨廷和起身便要走。

    梁储喝止:“站住。”

    杨廷和驻足回望,问道:“叔厚,你还有事?”

    梁储无奈道:“若只是因为谢老提议内阁首辅继任之人,在下可以去跟谢老和陛下提出建议,能否推你上位。你不必因之厚还朝而心灰意冷,这还没发生什么事,之厚也没做出祸国殃民之举,你便先给他定了性,你让朝中人如何去看待此事?”

    杨廷和狂笑道:“叔厚,你这是将我看作小肚鸡肠之人,非也非也,我这是厌倦了朝堂的纷争烦扰,想过几天清静日子。我从不做强人所难之事,以后这内阁事务便交给叔厚你了,拜谢。”

    言罢,杨廷和大踏步离文渊阁大门而去。

    ……

    ……

    梁储没办法,只能把杨廷和的反应告知谢迁。

    本来梁储希望谢迁能出面说和,不想却越发坚定了谢迁不以杨廷和为自己接班人的态度……一个名利心如此重的人,是无法承担引领大明的重任的!

    这件事在京城兴起一阵狂风巨浪,一些元老大臣前来劝说,甚至一些早已致仕的老人也来找谢迁,希望谢迁能好好安抚杨廷和。

    哪怕这些人没明着提出让杨廷和替代梁储作为继任首辅人选,但谢迁心里却很清楚,这些人不但是为杨廷和说项,也是为张太后奔走张罗。

    此事不到一天时间,便传到沈溪耳中。

    此时御驾一行已深入北直隶地界,距离京城日近,只是朱厚照懒惰心态作祟,每天行船时间不长,粗略一算大概还有三天左右抵达京师。

    这已是在沈溪一再催促下的结果,若是由着朱厚照的性子,每到一个地方都想下船游玩,说是领略风土人情,但其实就是胡闹。

    “……杨大学士提出请辞后,谢阁老并未挽留,现如今奏疏已发到司礼监,大概一日内便会送至陛下跟前。”

    云柳将京师所得到情况告知沈溪。

    有关政治上的事,沈溪没法让马九刺探,云柳需要兼顾这些事,也跟云柳文化水平相对较高,能完成更多事项有关。

    沈溪道:“杨介夫此举,根本是在向谢阁老施压,但恐怕结果只会适得其反……现在就看谢阁老态度是否坚定……有些人谢阁老可以一口回绝,但有些人他却未必可以。”

    云柳稍微思索一下,问道:“大人所说是太后娘娘?”

    沈溪点头道:“太后想以杨介夫为内阁首辅,以此稳定张氏的地位,现在太后的计划被打乱,怎会不出面跟谢阁老提出?”

    云柳道:“但这些事,始终是陛下才能做决定的啊。”

    “话是这么说,但很多时候也跟前一任首辅的态度有关……若是有人能把梁学士劝退,那杨介夫便是第一顺位……规矩就是这么定的。现在问题的关键不是谢阁老是否想让杨介夫当首辅,而是看谢阁老是否要给梁学士施压。”沈溪道。

    云柳这才明白其中的诀窍,赶紧问道:“那大人,咱们是否要有所动作?杨大学士对您素有成见,之前学子围攻您府宅之事跟他有直接关系,若他上位后跟张家、夏家的人联合起来……对您有莫大威胁。”

    沈溪摇头道:“朝堂上的事情,终归还是要以朝廷规矩来解决。现在我左右不了谢阁老的态度,此事我不想过多参与,无论是梁叔厚当首辅,或者杨介夫上位,都跟我无关。我不在内阁任职,作何要干涉内阁事务?”

    “可是大人……”

    云柳还想说出她的看法,却被沈溪抬手打断。

    沈溪道:“你要知道,我干涉的事情越多,反弹也会越大……现在陛下或许不觉得怎样,但日后陛下慢慢就认定我是权臣,猜忌日甚。还不如从一开始便淡然处之,你当陛下对此没有自己的主见吗?”

    云柳低下头,不敢再争论,心中还是带着几分遗憾,觉得这个关键时刻,沈溪不该隔岸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