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辣文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明朝的那些事儿 > 第123章
    “安定门,陶瑾!”

    “东直门,刘安!”

    “朝阳门,朱瑛!”

    “西直门,刘聚!”

    “镇阳门,李端!”

    “崇文门,刘得新!”

    “宣武门,杨节!”

    “阜成门,顾兴祖!”

    他停了下来。

    这不是一个寻常的停顿,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还有一个门他没有说,这个门就是德胜门。

    德胜门是最为重要的门户,因为它在北京的北面,且正面对着也先的大军。一旦开战,这里必然是最为激烈的战场。

    这里实在不是个好去处啊。

    众人并没有等待多久,因为于谦很快就说出了镇守者:

    “德胜门,于谦!”

    他用坚定的眼光看着每一个人,这种眼光也告诉了众人,他没有开玩笑。

    文武大臣们又一次吃惊了,可让他们更吃惊的还在后面,因为于谦马上要颁布的是一道他们闻所未闻的军令。

    “凡守城将士,必英勇杀敌,战端一开,即为死战之时!”

    “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立斩!”

    “临阵,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

    “敢违军令者,格杀勿论!”

    这就是明代历史上著名的军战连坐法,此后的明代名将大都曾采用过这一方法。

    听到这杀气腾腾的语言,众人仿佛不认识这个正在说话的于谦了,就在一个月前,他还是一个从未指挥过战争的书生,还是儒雅的文官,是一个言谈温和,脸上始终保持着沉着镇定的表情的人。

    此刻的于谦依然沉着镇定,却似乎变了一个人,他已经成为了一位意志坚定,果断严厉的战场指挥官。

    在残酷的战场上,弱者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只有最为坚强、刚毅的强者才能活下来,并获取最后的胜利。

    于谦就是这样的强者。

    看起来会议要谈的问题已经谈完了,似乎也该散会了,正当众人庆幸从于谦那令人窒息的军令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于谦下达了他的最后一道命令。

    最后一道命令

    于谦把手指向了兵部侍郎吴宁,下达了他的最后一道命令:

    “大军开战之日,众将率军出城之后,立即关闭九门,有敢擅自放入城者立斩!”

    [458]

    听到这道命令,连石亨这些杀人不眨眼的武将也被震惊了,这就意味着但凡出城者,只能死战退敌,方有生路,如果不能取胜,必死无疑!

    真的豁出去了

    所有的人都惊讶地看着于谦,他们这才意识到,于谦这次是准备玩命了,不但玩他自己的命,还有大家的命。

    于谦毫无惧意地看着这些惊讶的人,对他们说出了最后的话:

    “数十万大军毁于一旦,上皇被俘,敌军兵临城下,国家到了如此境地,难道还有什么顾虑吗,若此战失败,大明必蹈前宋之覆辙,诸位有何面目去见天下之人!”

    “拚死一战,只在此时!”

    于谦是对的,这是一场不能失败的战争,如果失败,北方半壁江山必然不保,大明的国运也将从此改变。

    这场战争,于谦输不起,大明也输不起。

    所以于谦为守护城池的人和他自己留下了唯一的选择:

    不胜,就死!

    与会众人终于散去了,于谦也回到了他的住处准备出发作战,之前那坚定强硬的讲话已经成为过去,现在他要做的,是实践他许下的承诺。

    自古以来,发言演讲是容易的,但实干起来却是艰难无比。很多人口若悬河,豪言壮语呼之即来,能讲得江水倒流,天花乱坠,但做起事来,却是一无是处,瞻前怕后。

    古代雅典的雄辩家们口才极好,擅长骂阵,指东喝西,十分威风,但马其顿的亚历山大长枪一指,便把他们打得东倒西歪,四散奔逃。

    辩论和演讲从来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这个世界是靠实力说话的。

    下命令是容易的,但最终的目的是要击败敌人,如果不能达到这一目的,无论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

    所以对于于谦而言,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于谦看着房中准备齐备的盔甲,他知道,不久之后,他就要脱下身上的公服,穿上这套只有武将才会穿的铠甲,第一次走上战场。

    于谦,你真的毫无畏惧吗?

    不,我畏惧过,我并不是武将,我没有指挥过战争,没有打过仗,没有亲手杀过人,在过去二十余年中,我的工作只是在文案前处理公务和政事。

    那你为什么要站出来挽救危局,指挥战争?

    在我看来,这是我应尽的责任。

    你真的准备好了吗,走上战场,去指挥你从未经历过的战争?

    是的,我已经准备好了,少年时,我曾立志做一个像文天祥那样的人,无论寒暑,我在孤灯下苦读不辍,踏入仕途,我曾青云直上,也曾郁不得志,曾经登堂入室,也曾身陷牢狱,经历了数十年的磨砺和考验,我终于走到了这一步。

    我已无所畏惧。

    [459]

    于谦实践了他的抉择,穿上了那套沉重的铠甲,离开了他的住所,向德胜门走去。

    在那里,他将获得他人生中的最大光荣。

    十月十一日,北京保卫战前锋战开始。

    西直门前锋战

    也先原先认为,京城已经是个空架子,只要兵临城下,自然会不战而胜,可当他来到北京城下,整兵出战时,才惊奇的发现,那些他认为绝对不堪一击的明军已经摆好阵势,在城外等待着他。

    也先是一个有着丰富军事经验的人,单从气势上,他就已经看出,守在门前的这帮人是来拼命的,实在不好惹。

    但既然已经来了,就不能不打,于是他决定先试探一下。

    他选择的目标是西直门。

    在他的命令下,上千名瓦剌士兵挟持着俘获的百姓向西直门发动了试探性进攻。

    西直门的守将是刘聚,他迅速作出了反应,派遣部将高礼、毛福寿迎敌。

    瓦剌士兵还没有从土木堡的胜利中清醒过来,他们依然认为眼前的明军会像土木堡的那些人一样任他们宰割。

    其实在战争中,恶狼和绵羊的角色是经常替换的,这一次,主演恶狼的是明军。

    在土木堡之战中,他们很多人都失去了自己的战友甚至亲属,满腔怒火正无处宣泄,现在这些杀戮自己同胞的仇人竟然还敢找上门来,真正是岂有此理!

    此仇不报,更待何时!

    于是他们抽出腰刀,睁着发红的眼睛,大呼“杀敌”,以万钧不当之势向瓦剌兵冲去。

    瓦剌兵惊呆了,在他们的想象中,这其实是一个美差,那英明神武的也先派他们前来是接受投降的,他们可以优先进城抢夺一番。

    可是到了这里,他们才发现,迎接他们的是一群杀气腾腾的人和他们的大刀。

    瓦剌军一触即溃,四散奔逃,数百人被杀,挟持的百姓也被明军救走。

    当也先看到逃回来狼狈不堪的瓦剌士兵时,他已经明白,眼前的敌人不是牛羊,而是虎狼。

    对付这样的敌人,如果硬拼是十分危险的,正在他踌躇之时,超级卖国贼喜宁出场了。

    他向也先建议,目前不要与明军开战,应该躲避其兵锋,自己已经想好了一条计谋,必能不战而胜。

    喜宁的计划是这样的,首先在城外扎营,然后派人通知明朝大臣,就说太上皇(朱祁镇)在这里,要他们派人出来迎驾。

    这条计策的毒辣之处在于,有意把朱祁镇放在显眼的位置,并公开通知对方前来迎接,如果对方来接,就可以谈条件,索要钱财和利益,如果不来的话,明朝就会理亏,从礼法上讲也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卖国贼更为人所痛恨,实在不是没有来由的。

    [460]

    一道难题摆在了于谦面前,他会怎么应对呢?

    这个在我们看来很难的问题,在于谦那里却十分简单,他立刻派出了两个人去办这件事。

    这两个人一个叫赵荣,另一个叫王复。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人的官职,王复是通政司参议,赵荣是中书舍人,在去谈判之前临时才分别提升为右通政和太常少卿。

    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人事升迁和派遣决定。

    奥秘在哪里呢?

    只要分析一下他们的官职就明白了,通政司参议和中书舍人是多大的官呢?一个是正六品,一个是从七品,也就是说,王复和赵荣这两个人都是芝麻官,这种人在下层官员中一抓一大把。

    那么他们升迁后的官职有多大呢?右通政和太常少卿一样,都是正四品。

    正四品,也就是个厅局级干部。

    于谦的意思很清楚,他压根就没有把也先说的话当回事,派这么两个小官出去,无非是做做样子,应付一下而已。

    也先同志在城外苦苦等待着朝廷大员来和他谈判,来恳求他放回朱祁镇,然后拿到大批的金银珠宝,风光一把。

    可他等来的是什么呢?两个六七品的小官,临时给了四品级别,跑来和他谈判。

    这不是谈判,这是调侃,是侮辱。

    更可笑的是,也先对于明朝的官制和人员并不清楚,他还一本正经的要和对方谈判,因为在他看来,这两个人应该是大人物。

    而王复和赵荣也是一头雾水,他们本就默默无闻,别说代表国家出来谈判,平日他们连上朝面圣的资格都没有,在高官云集的京城,说他们是官都是抬举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