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兵训练手册》和《赤脚医生手册》被称为“穿越三大神书”之二。这两本书都非常实用,无论是练兵还是疗伤治病,可以以最简单朴实的条件达到效果,在古代条件艰苦的时代也能达成所需。

    拿到奖励的朋友们注意了,一定要熟读此书,万一哪天穿越了呢!】

    “穿越三大神书,这不是只两本?”刘彻拿着奖励,光看一遍目录就觉得是好东西。

    只是一想到能被称为“神书”的宝贝,偏偏只给了两本,就让人心里痒痒。

    “还有一本呢?”

    答题系统不解释,答题系统开始了下文预告。

    看到下一本书的名字,刘彻下意识皱起眉头:“《我在大明当邪神》?邪神?是淫祀?”

    在刘彻这个古人的眼里,邪神,就是正神的对立面,是不正经的、邪门歪道的伪神。

    《礼记》曰:“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

    孔子尤其重视淫祀问题,他将淫祀视为礼乐的对立面,认为淫祀是造成礼崩乐坏的因素之一,从而对淫祀多有批判。而儒家也继承了这一观念,对淫祀多有打压(2)。

    比如战国时期西门豹治理邺地的“河伯娶妇”,就属于地方上保留了人祭的“淫祀”。

    在汉朝,同样在地方上依然巫鬼横行,有许多装神弄鬼的神婆神棍,弄出某个不知真假的巫鬼邪神,来哄骗百姓供奉财物。

    甚至还有野心家,利用百姓无知,利用淫祀煽动百姓造反。

    这也让统治者对“邪神”“淫祀”非常敏感,多有打击。

    刘彻本能的对之不喜。

    朱元璋同样如此。

    看到新文预告的朱元璋,才看个书名就开始嫌弃:“还不如让老四被女人穿了……”

    朱棣:“……”

    你可真是我亲爹。

    即使朱元璋再如何不喜,到了七日时期,天幕准时开始。

    这一次,文字还没出来,就有一阵阵诡异的音乐响起,瞬间让一群大老爷们吓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第59章 《我在大明当邪神》1

    【大家好, 我是长乐~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推文,是《我在大明当邪神》~

    这,是一本悬疑恐怖小说, 一章一个故事。

    大家准备好了吗?】

    “这什么音乐,这么阴森诡异。”宁王朱权不仅懂茶道, 对音乐也颇为精通, 尤其擅长古琴,还编写了不少古琴琴谱流传后世。

    此时听到天幕飘扬出来的音乐, 诡异森冷的氛围让朱权有了不祥的预感。

    朱允炆小声说了一句:“长乐的声音也变得好恐怖,像女鬼。”

    蜀王朱椿善文, 已经通过书名和音乐感觉到这本事关大明的小说可能跟前面推过的小说风格完全不同:“这本小说是不是不太对劲?”

    “悬疑恐怖小说, 是什么意思?类似《搜神记》那样的灵异志怪?”

    朱元璋对这种“偏类”小说非常不喜, 冷哼一声没说话。

    【“我”不清楚我是谁,只记得我是现代人,是一个死的很惨的女人。

    我死后魂魄不安,一直在黑暗中飘荡着,一直觉得好痛。

    好痛啊,好痛,好痛啊, 好痛……

    在黑暗混沌的空间,我听到了许许多多类似的声音。

    啜泣声,咆哮声, 呼痛声, 求救声。

    她们在说:我好疼啊,为什么没有人来救救我?

    没有人救她们, 只有我听到了,却也无能为力——我也只是一个无能为力的鬼魂。

    但是我总想做点什么, 为她们,也为我自己。】

    无数个时空中,无数女子齐齐抬起头来,看向天幕上缓缓出现的文字。

    这一刻,她们甚至觉得这阴森森的音乐不再惊悚,而是比较亲切。

    因为这位女鬼跟她们一样痛,也跟她们一样无人救助,还想着要来帮助她们。

    “这世上,真有这么好的鬼吗?”

    饱受生活摧残的贺双卿,一边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一边在婆婆的打骂中干着繁重的农活。

    她抬起憔悴的面容,仰望着天空,明明天空飘扬的是鬼怪之类恐怖的文字,在她眼里却仿佛另一片桃花源。

    “若是真有这样的鬼就好了。”贺双卿惨然一笑,随手捡起烧过的木棍,在地上写下一首诗词。

    当外面响起熟悉的可怕脚步声,贺双卿吓得一个激灵,下意识用脚把所有文字抹去,埋头继续干活。

    ——她的生活中没有鬼,却有比鬼更可怕的人。

    【我感受到了熟悉的痛苦,它吸引着我,穿越了遥远的黑暗,飘到一片大红的天地。

    我看到了大红的喜字,大红的绸缎,大红的盖头,以及大红的鲜血。

    我看到了身穿新郎服饰的男人,他也看到了我。

    龙凤烛静静地燃烧着,红喜字高高地垂挂着,喜床上,新郎不断吐血,吐得无力站起,也无力去给新娘揭开盖头,惨白着脸躺在一团暗沉的红色里,仿佛是血泊里的一具惨败白骨。

    新娘自己揭开了盖头,被新郎不断吐出的血液吓到了,吓得无比绝望,想去拍门求医,却发现门被反锁了。

    我听到别人叫她:“公主殿下。”

    我听到公主求医:“快传大夫!新郎要病死了!”

    我听到外面的人在训斥公主,大喜的日子不要说不吉利的话语。